FXCM云端新闻
FXCM云端新闻

中国都市综合推动2017排名出炉 郑州列24位

来源:福汇平台监管发表时间:2025-07-04 20:42:39

中国都市综合推动2017排名出炉 郑州列24位

[摘要]中国日报3月22日电(记者 李想) 近日 ,政府推动和变革委员会推动规划司与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编制的《中国都市综合推动指标2017》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正式曝光发行。该指标以生态、社会和财政为三大主要体系 ,对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都市进行全方位和平台性的福汇开户评...

  中国日报3月22日电(记者 李想) 近日 ,政府推动和变革委员会推动规划司与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编制的《中国都市综合推动指标2017》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正式曝光发行。该指标以生态、社会和财政为三大主要体系,对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都市进行全方位和平台性的评价,利用庞大和直观的数据反应了中国都市的推动现状,探索了中国下一步都市化进程和实现高质量推动的道路和方向 。

中国都市综合推动2017排名出炉 郑州列24位

  中国都市综合推动指标2017排名榜呈现 ,北京蝉联综合排名榜首 、上海位居亚军  ,深圳排名第三 。北京 、上海和深圳还分别在社会、福汇外汇平台监管财政和生态的大项指标排名中位列全国榜首  。

  广州和天津保持着2016年的同样位势 ,分获综合排名第4和第5位。两个都市在财政与社会两个大项中表现各具特色,但天津受生态大项拖累 ,屈居广州之后 。重庆、杭州、苏州、南京、成都分别名列综合排名第6位到第10位。

  “中国都市综合推动指标”研究由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 、东京财政大学周牧之教授,政府推动和变革委员会推动规划司陈亚军司长 ,以及中国都市和小城镇推动中心徐林主任领衔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杨伟民副主任担任首席学者,集结了由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国土资源部胡存智原副部长、日本学术会议大西隆原会长等一大批国内外顶级学者组成的强大学者团队。

  据周牧之介绍,2017版《中国都市综合推动指标》延续了上一版“3×3×3”的指标体系架构 ,福汇平台即生态 、社会和财政每个大项中涵盖三个中项,而每个中项中又涵盖三个小项。此外 ,新近版数据较2016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增补,进一步强化了卫星遥感数据和网络大数据的利用  ,最后采用了175项指标数据对都市进行整体和深度的解读 。

  “正是由于有了如此庞大和扎实的数据做为拥护 ,2017版《中国都市综合推动指标》数据量巨大 ,呈现出很多有意思和值得深思的都市推动难题和状况。这些都可以为中国的都市规划供给有价值的启示和依据。”周牧之说 。

  以北京为例,由于得益于首都都市性质和其他都市无法比肩的都市地位、文化休闲、以及生活服务和支出水准,北京在社会大项表现远超其他都市,位列全国首位。但在社会大项中的细分指标中 ,北京在人口自然上升率指数 、出行保养指数和平均房价与薪资比方面位列靠后 ,分别排名第169位、第294位和第290位 。

  此外 ,在生态大项中 ,北京的名次上升,由2016年的第20位升至第17位 。但由于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和出行拥堵等难题 ,北京在生态大项中的自然生态和生态质量两个细分指标中,分别名列第237位和第48位。

  《中国都市综合推动指标2017》中还反映了其他值得思考的都市推动状况。比如 ,苏州综合排名位居第八位 ,是排名前27位都市中 ,富拓外汇代理唯一一个没有行政加分的都市 ,因为它既不是省会都市也不是计划单列都市。但这并没有作用苏州的财政和社会推动。在财政大项中,苏州位列全国第6位,强大的工业出口水平成就了其全国排名第3位的货物出口业绩 。此外,苏州的推动活力高居全国第4位  ,财政质量位列第7位 。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都市推动状况在重庆 。在综合排名中 ,重庆由2016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6位  。作为直辖市的重庆拥有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财政体量,是长江上游地区的财政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出行枢纽。得益于其巴蜀文化发祥地的根源,重庆在社会大项也位居前列  ,排名第4位 。但值得思考的是,重庆是综合排名前30的所有都市中唯一出现人口流出的都市,即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的都市 。

  指标体系引入人口密集地区(DID)概念

  导入人口密集地区(DID :Densely Inhabited District  ,即人口密度在5000人/每平方公里以上的地区)概念 ,验证和重申DID人口数目与都市吸引人才、产业 、资源的聚集水平,以及都市的辐射水平之间的正比关系是《中国都市综合推动指标2017》的一大看点。

  该指标表示 ,优质的DID地区是当代都市财政推动的根本  。引入这一概念有助于反映目前中国都市推动的集约化和集群化动向,以及超大都市的辐射水平 。例如,前30位都市的DID人口占全国的40.6% ,GDP规模占全国的40% ,拥有的世界500强中国公司占全国的89.7% ,主板上市公司占全国的67.2% ,新三板上市公司占全国的85.5%,货物进口额占全国的80.7%。这一组数据体现了中国超大都市在人口数目 、财政水平 、创新创业水平等方面表现出的压倒性的优势和集中度 。

  据周牧之介绍 ,从1980年至2015年的35年间 ,全球都市人口上升250万人以上的92座都市中 ,中国都市多达30座,占近三分之一 。

  “可以说  ,中国急速的都市化 、大都市化与全球动向高度同频共振,与全球推动格局的变动息息有关。”周牧之说 ,“将来都市的推动逻辑一定将遵循开放、交流、融合、变革和繁荣这条主线 。”

  周牧之认为 ,日本的都市推动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中国可以通过提高根本设施水平和都市智力水平,使都市能够大幅度提高对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的承载水平。”

  该指标还对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DID人口规模与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以及R&D内部经费支出的有关性进行了解读。结论发现  ,DID人口规模与服务财政 、科研支出和知识财政之间存在着极强的有关关系。日本的DID地区高度集中在东京大都市圈 、名古屋大都市圈和近畿大都市圈三大板块。由三大都市圈构成的日本太平洋大都市群拥有占日本全国86.3%的DID人口和83.8%的DID面积,创造了日本全国GDP的63.7% 。

  高质量城镇化支撑高质量推动

  《中国都市综合推动指标2017》主编之一 、中国都市和小城镇推动中心主任徐林表示 ,城镇化是中国财政社会过去40年快速推动的动力之一,因为城镇化本质上是架构性变革难题,通过放开要素流动的城乡和区域限制,促进了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这依然是将来中国高质量推动的关键促进力 ,因为高质量的城镇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所以城镇化未尽的变革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在中国还具有很大的空间,需要继续努力从各方面予以挖掘 。

  徐林表示,在当前中国城镇化和都市推动的进程中,积累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难题 ,值得高度留意并加以处理。比如 ,大量都市常住人口不能市民化  ,造成都市内部的二元架构 。此外 ,无序扩张的都市空间和低效利用,根本设施网络建设摊子过大  、布局不够合理,都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够 ,都市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 ,都市产业架构趋于老化 ,转型替换偏慢等难题,都降低了我国城镇化和都市推动的质量 。

  因此,徐林认为,下一步中国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都市推动质量,包括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市民化、强化都市产业支撑、改良都市治理和运维 、科学规划城镇化空间格局 、创新都市根本设施融资机制,以及更加注重提高都市建筑质量。

相关栏目: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