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06-08 14:39 我要投稿
临停时持枪警戒
在成捆钱币上搭睡铺
剪开上冻的瓶装水化冻
在车厢内自己做饭吃
有这样一群战士,他们的哨位在列车上 ,他们“住是铁皮房、吃是硬干粮,夏天热得心发慌 、冬天冻得透心凉” ,无水无电 ,寂寞陪伴 。他们,就是福汇外汇交易平台被誉为“流动金库守护神”的武警押运兵。钱币从造币厂到金库,再到银行 ,会经历一段绝密行程:出发时间不确定 ,将去的地点 、押运金额 、行程日期也不确定,参与人员甚至彼此也不知晓 。2月28日,央视资讯频道记录了一次绝密押运流程。这批当代“镖师”引发社会各界留意 ,他们是武警河南总队郑州支队某中队的官兵,这支中队26年来一直主管武装押运钱币 。
郑报融媒记者 谷长乐/文 通讯员 孟凡军/图
出发前2小时接到使命:武装押运巨额钱币
平时生活中,我们去银行、去超市,少不了要和钱币打交道 ,可是蓝莓外汇平台你想过没 ,这些钱是怎么一步步从造币厂到金库再到银行 ,来到我们手里的吗?
郑州这支特别的武警中队 ,一直从事着鲜为人知的绝密武装押运钱币工作。
绝密不仅体现在出发时间不确定 ,押运金额、行程日期也不确定,参与人员彼此也不知晓 。每一次使命 ,都是武警官兵和银行工作人员共同担负。为了确保押运保养 ,每一次使命都是出发当天提早2个小时才会通报。
2018年1月的某天 ,天还没亮,官兵们突然接到来自中队长李轩昂新的使命指令:8点出发到沈阳落实武装押运使命。这次使命是把政府巨额财产从沈阳押运回郑州。
“闷罐”车厢运输成捆钱币 仅余五六平方米容身
到达沈阳后有两天的休整时间,带队的中队长李轩昂赶紧带着官兵到超市采购一些生活物资 ,“因为在火车上生活的时间很长,我们尽可能地让大家吃得营养。比如我们买的有鸡蛋、蔬菜 ,包括有这个半成品的速食 、排骨 、肉末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思考到使命地域目前气温对比低 ,还要尽量购置一些耐寒的食物”。
由于运送的钱币数目对比大只能采取铁路运输,为了确保隐蔽性,一捆捆打好的钱币都是放在运输货物的XM外汇交易“闷罐”车里 ,而落实押运使命的武警官兵们,也需要隐蔽在钱币中 ,同在一个车厢 ,直到使命完成。除去钱币占用的空间,留给官兵们活动的空间只有5~6平方米。
严寒天气下 睡“金床”比睡冰箱里还冷
1月份,山海关外已接近零下20℃ 。车皮里,预备的几箱矿泉水被冻得如同铁块 ,手摸在车厢内铁皮上 ,立刻被粘住 。一路上,战士们鼻孔嘴角挂着冰碴。
列车疾驰时寒风从门缝里进入车厢 ,车厢内没有电没有暖气 ,车厢里外的温度几乎一样 。列车开动之后 ,体感温度会更低。晚上只能睡在钱箱上 ,虽然大家戏称是睡“金床”,但实际上比睡在冰箱里还要冷得多。
在央视资讯跟踪拍摄影片中可以看到,官兵们睡的帐篷有两层 ,帐篷内铺完两层褥子的根本上,一个睡袋,一层军被 ,最上面铺着官兵们执勤的大衣。即便如此,在饥寒的天气里战士们要和衣而睡 。
一夜过后 ,车厢外面挂上了长长的冰溜子 。车上的所有生活用水都已经冻成了冰块。瓶装的纯净水要用裁纸刀割开瓶身 ,把冰块放到水壶、锅里化冻 。过山海关之前,由于天气太冷,做饭很不方便 ,官兵们一般只能吃方便面和速冻饺子 。
洗漱对大家来说也绝对是一件奢侈的事儿,不仅仅因为热水难得,很多时候就连牙膏也被冻住了挤不出来。天冷的时候 ,往往好几天才能洗一次脸。
车上没有卫生间,战士们一般都是在停车时下车就近处理方便难题,从下车、到上厕所、到上车,一般不让超过3分钟 。由于货车一路上都要避让其他汽车,停车的时间、地点和时长都不确定,每次方便都是煎熬和挑战。
押运官兵24小时 持枪全副武装轮流上哨
影片播出后,引起许多网友的好奇:“为什么不能高铁押运钱币” 、“怎么不在货舱里装一个空调和降噪终端”……
据介绍 ,运钞车皮从造币厂发车,到目的地以后直接驶入 ,降低押运流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管货运的编组站一般在荒郊野外 ,遇到编组和避让等特殊现状时 ,停个大半天甚至一两天都很正常 。从沈阳到郑州坐高铁7个多小时,而货运列车往往要走上一个多星期。
此外,每列货运列车有20多节车皮,运钞车厢一般占三四个车皮,为了保证押运流程的绝密性 ,每次临靠大型编组站,列车车组都将进行调换 。官兵必须24小时持枪全副武装轮流上哨,一旦列车中途停下 ,他们就要下车对车厢周围进行“无死角”监控,确保万无一失。
运钞货车噪声90分贝以上 “头皮发麻,耳朵像刺穿一样”
押运货车与客车不同,基本没有减噪作用,行驶中的噪声基本都在90分贝左右,高的时候能达到120分贝以上 。我们正常人能够承受的噪声是在四五十分贝,超过50分贝就会作用睡眠,长期在超过70分贝的生态中,人的精神情形就会受到极大考验。
中队战士晋鸿鹏说:“听到这种噪声感觉头皮发麻 ,耳朵就像被刺穿一样,心里发慌 ,整个人感觉很不舒服。时间长了都不想说话了。”
下象棋、看书、搞一些小规模的体能训练,官兵们也想出了很多办法来调节情绪、减轻压力。
26年来 ,中队押运官兵走过全国30多个省市 ,无论是滴水成冰的塞北 ,还是高温湿热的江南 ,一茬茬官兵始终风雨无阻、默默奉献,传承着“金山百座,心如止水;长路万里,驰骋忠诚”的押运精神,保证了“流动金库”的绝对保养 。
2025-07-12 01:32
2025-07-12 01:19